因为超一线城市将共享电动车拒之门外,以及新国标等政策的颁布,使得共享电动车的收入规模处于下滑状态。但是这个行业并没有就此终止,在一线市场走不通的情况下,转战交通不够发达的三四线城市及乡镇等市场,直接解决该区域内居民1-10公里的出行需求。根据艾媒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共享电单车市场收入规模为93.6亿元,2025年预计这一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。
目前,共享电动车市场已经进入了头部企业抢占鳌头,中小微企业抢占细分市场的局面,目前已经逐渐步入3.0时代,管理创新愈发精细化。那么在2023年,共享电动车是否会迎来美好明天?
从政策方面来看,相关政策的完善帮助共享电动车行业发展逐渐趋于智能化、规模化。自从去年新国标政策颁布后,各大城市也根据自己的交通现状以及市场需求制定相关政策,做好对共享电动车的分类管理,从政策方面保障共享电动车行业健康发展以及居民生命安全。
例如长沙市和南昌市交通部门都发布了重新投放要求,实行数字化管理的政策。即对共享电单车组织上牌,要求配备智能安全头盔等。
从企业自身角度来看,相关部门也在根据政策及市场需求,寻求更加规范化的发展路径。比如现在一些头部企业,已经开始做头盔装配以及落实到每个产品的上牌,从产品角度出发,开始严格控制产品质量,将对所有用户的安全保障落实到更深层次,走精细化运营路线。
此外,企业也在积极做好市场调研,了解用户在当前投放区域内真正高频的用车时间和地点是什么,从而在合理的范围内增加投放车辆以及停车规划点。品牌也都开始走信誉路线,与支付宝等平台打通合作,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信誉积分免押金扫码用车,从而直接避免了品牌下市而用户推押金难的局面。
站在目前市场的大环境的角度来看,共享电动车比共享自行车更加省时省力,也比地铁及公交车等更加符合短途出行用户的需求。
根据上面提到的内容,小禄出行觉得,共享电动车也确实具备了回归的基本条件。在政策、企业以及用户需求的加持下,共享电动车将会迎来新的一波爆发,将会逐渐扩张余下的三四线城市,部分一二线城市也在逐渐松口准备引入。未来,我们也期待更多共享电动车企业出现,和小禄出行一起,站在用户和市场角度出发,为共享电动车规范化发展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。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