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的生活已经被共享经济所包围,共享电动车、共享自行车、共享充电宝以及网约车等都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尤其是共享电动车产品,让大家不用在上班高峰期去挤地铁挤公交,只需要扫码就可以解锁车辆完成家到公司的直达通勤。但是在实际运营监管过程中,发现还是有很多不规范行为威胁到了用户的生命安全,因此众多城市开始完善电动车市场管理条例,针对违规行为做出标记并做出相应惩罚。今天,小禄出行就为大家总结了那些违规行为,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。
一、共享变独享:犯罪!
共享经济是企业将自己的闲置资源投放到市场,提高产品使用率并从中产生盈利的一种商业模式。虽然说是共享电动车,但其本质还是属于车企或加盟商的产品,所有用户只有产品使用权没有产品所有权,如果有人懂了歪心思,比如将车上锁、划花二维码及数字编码,将路边的车直接带回去自行使用,这些私占行为不仅会妨碍正常的额社会秩序,更是直接侵害到了车企及加盟商的利益。小禄出行在此提醒大家,以个人占用为目的,恶意破坏、改装、毁弃、盗窃共享电动车,构成犯罪的,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二、骑共享电动车也要戴头盔,否则将被限制骑行
目前,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整治骑行共享电动车不戴头盔的行为,就例如江西九江市,对于中心城区驾驶共享电动车不戴头盔,将会直接叫停,收集其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,由市城市管理局抄告给运营企业,对不戴头盔的驾驶人采取限制骑行措施。
据分析,正确佩戴安全头盔、规范使用安全带能够将交通事故死亡风险降低60%至70%,对保护群众和自身生命安全具有重要作用。
至于像其他的闯红灯、逆行、骑车带人行为,也和骑家用电动车一样,根据当地交通管理条例的不同做出相应惩罚。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